广州仁泰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20-22252222
020-22252222
咨询热线
<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广州仁泰医院

地址: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722号

020-22252222

媒体报道

以身试毒欲救外甥百万身家全“试”光

来源:广州仁泰医院 浏览量:899 发布时间:2009-04-01

 

    ■专家分析 
    社会接纳是戒毒关键

    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心理科主任李凌认为,在讲究“骨肉之亲”“血浓于水”的中国文化传统中,亲情在中国的戒毒人员中起到了特殊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给戒毒人员以温暖、动力和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坚强地站起来,走向新生。

    李凌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受亲情感化成功戒毒的病例:一个吸毒父亲的女儿学校里组织一次禁毒参观,学校要求必须有家长陪护。因为吸毒,父亲不愿也不敢出面,女儿也没有参加活动。她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并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与父亲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冷淡。父亲很内疚,他痛下决心要戒除毒瘾。经过与毒魔艰难反复地较量,他终于成功摆脱了毒品,父女重修于好。

    吸毒人员往往孤僻、偏执,与家庭和社会格格不入。要想让一名吸毒人员完全摆脱毒品,除了身体的脱毒、心理的康复,更重要的是让其回归传统人群,恢复社会功能。

    不少吸毒人员成功戒毒之后,因为得不到亲朋好友的原谅、接纳和社会的认可,往往心灰意冷自暴自弃,重新掉入吸毒的深渊。戒毒者敏感又多疑 不肯与记者多接触10月23日傍晚6时许,我和摄影记者抵达新广从路旁的白云自愿戒毒中心。这里很偏僻,背靠着山。两幢并排的楼房看起来与一般医院差不多。然而走进去后却发现这里是完全封闭的,管理异常严格。

    一楼保安室里有三四个保安,闭路电视覆盖了医院的每一个公共角落。进入大楼的惟一入口——一楼楼梯口处安装着一道防盗门,必须由保安用钥匙打开才能进入。我们就是在这里呆上了三天,与戒毒者零距离接触的三天,有瞩目惊心的注射毒品针孔感染溃烂,有戒毒人员的敏感多疑惊悸,正是这三天,让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那句话的真正涵义:“开始是我在玩毒品,最后是毒品在玩我”。正所谓“一朝吸毒,三年戒毒,终生想毒”。因此,根除毒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洁身自好,远离并拒绝毒品,一口也不要吸。


    由于很多病人都是深夜入院,深夜一点多,把持戒毒所第一道关的两个工作人员还在值班,他们负责给病人入院进行检查其中包括肛检,防止病人带毒入院。10月23日 星期一 阴,有雨第一晚用凳子顶住房门终于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了吸毒人员。印入眼帘的这群瘾君子清一色穿着花白色的病服,每一张脸似乎都是相同的,缺少血色,表情呆滞,目光游离,在白炽灯的照射下更显苍白,让人看了不免心中一惊。面对突然而至的陌生的我们,他们显得很警惕,所有的目光聚集过来,眼神中投射过来的是冷漠和敌意。这里实行的完全是宾馆式的管理和服务,走廊两边是一间间病房,房门上有一个小玻璃窗,房间里摆着两张床,电视、空调、卫生间等一应俱全。

    医生说,每个房间里只能住一个病人,另一张床是给陪护的亲友住的。为了更好地接触病人以便深入采访,我们要求住进了8楼一间病房。此前,或许是为了强调一下医院“不准串房”的规矩,一名值班护士在欢迎我们到来的同时,提醒我们“晚上尽量呆在房间里,不要随便出来走动”。不知是否这句话造成的心理作用,巢晓在临睡之前反锁了房门之后还要搬一张凳子顶住,说是“双保险”,夜里如果有病人冲进来就会惊醒。

    10月24日 星期二 阴霾天气敏感、多疑、惊悸的戒毒者走进吸毒人员的病房,一阵冰凉,里面拉着厚厚的窗帘,密不透风,电灯整天亮着,因为他们讨厌阳光。医生说,即便在冬天,病房里的空调也开得很低,因为他们容易出汗。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大多数病房里都充斥着足以把人呛晕的浓重烟草味。几乎每个吸毒人员戒毒后烟瘾都异常的大,每天至少要抽1~2包香烟。我看到不少戒毒者几乎是烟不离口,夹烟的手指被熏得仿佛涂了黄色油漆一般。中午12时多,大部分病人都起床了,活动区内渐渐热闹起来。卡拉OK房内,一名病人正在唱歌,我们被吸引进去。这个年轻人被脚步声惊动了,停止了唱歌,用警惕的目光看着我们。“这是你唱的吗?我还以为是在放歌碟呢!唱得很好。”陪同我们的医生连声夸赞,病人这才骄傲地继续高歌。因为长期受毒品侵害,几乎所有的吸毒人员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他们敏感、多疑、惊悸,对外界不信任,对陌生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稍微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怀疑。

    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吸毒人员是“顺毛驴”,他们爱慕虚荣,喜欢听好听的话。他们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吹自擂。即便抽烟,他们在病房里抽“双喜”,在病友面前却可能是“中华”。果然,当摄影记者举起相机拍摄电子戒毒治疗室的设备时,一名病人恰巧从里面走了出来。尽管镜头并没捕捉到他的哪怕一片衣角,但他仍充满警惕地要求把照片一张张回放给他看,直到确认没自己才离开。